目录导航:
- 法国大革命名词解释
-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核心原因和其历史重要意义为何
- 法国革命人性的书籍
- 辛亥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有了发展,法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联合第三等级的广大人民群众,于1789年爆发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三个阶段的革命斗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彻底,所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又叫法国大革命。
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法国,普遍将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激进集权统治。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结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法国大革命相关信息
时间:1789年5月5日—1799年11月9日
地点:法国
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爆发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根本原因:专制统治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人物: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是指18世纪末爆发于法国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革命,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为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陷,法国大革命爆发,持续时间长,革命进程激烈,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并为以后的革命扫清了道路。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核心原因和其历史重要意义为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核心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其一是来自统治阶级的剥削。在封建专制,君主专制的情况下几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的情况都一样,当时的法国也正处于这种情况。上层社会阶级的贵族数量少,却占有着大部分的土地、金钱与奴隶;却不用缴纳税收,只需要坐享其成。而下层阶级的人民多达百分之九十九虽然属于多数,却占有着整个法国国土的三分之一。并且还要负担着沉重的税收,接受着来自统治阶级的剥削。
其二则是资本主义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在十八世纪下半时期;法国的资本阶级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其中纺织业、炼金也居欧洲大陆首位。然而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统治阶级却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提升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土地所有制仍旧在。而剩下的法国大革命的原因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不断加剧的财政危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已经腐朽;对外战争不断失败,开始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而因此加剧剥削底层人民,导致底层人民承担不起沉重的赋税。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重要意义: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一是法国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广大农民深受封建阶级压迫,革命愿望迫切。二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不可调和的矛盾。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登台提供了政治舞台。
二,法国金融危机加剧,经济濒临崩溃。
法国大革命历史重要意义: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起因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其他公民如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者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企图增税,并召开了国家级会议(stati generali)进行投票决定。投票一开始分为两种,一种为阶层投票(per ordine),即一个等级一票;另一种为选择出一些代表进行投票(per testa)。前者极其不公,共三票,国王基本相当于拥有两票,所以按第二种方式进行,所以第三等级(terzo stato)选举出代表和第一第二等级进行投票决定。
原本按人数上第一第二等级占优势,然而有部分第二等级的贵族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投给了第三等级,所以第三等级以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取胜(第一等级291票,第二等级270票,第三等级578票)。即使事已至此,路易十六却出尔反尔,强行要求加税。于是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当时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即有了之后的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应该从经济方面入手。当时,法国经济萧条,国库空虚,特权阶层向农民征税,这导致了法国大革命。那么,法国财政部为什么会缺钱了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战争开支,二是特权阶级的挥霍。
法国大革命是西方历史上一场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一场非常彻底的反封建革命,但同时也伴随着暴力和血腥。许多人死于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法国革命人性的书籍4、《思考法国大革命》——(法)弗朗索瓦·傅勒
此书是法国大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严格说来,《思考法国大革命》重评二百年来史学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阐释,有力论证了时代变迁与对法国革命的评价的微妙关系,推动法国史学界转向对法国大革命的实证研究,摈弃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法国大革命所采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态度。
自1800年以来,法国及欧洲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思考和评说。各时代的史家对法国革命的研究固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也同时带有强烈的时代政治的印记。《思考法国大革命》细致梳理法国革命史论线索,是此领域中正本清源之作。
5、《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法)罗杰·夏蒂埃
本书总结了自1939年以来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看法,重点从启蒙思想与革命的关系、公众舆论的影响、革命书刊的出版与传播、宗教变革、王权衰落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 并对既有的结论一一进行质疑与分析。
提出了究竟是文化引发了大革命,还是大革命催生了与之有关的文化这一命题,为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辛亥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尽管结局不同但共同点是一样的。
一是武装起义是革命的起点,1911年10月湖北新军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迅速光服武汉三镇,拉开了辛亥革命序幕。1789年法国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进攻巴士底狱,攻占封建王朝象征,揭开法国大革命帷幕。
二是结束了封建政权统治地位。辛亥革命从武汉点燃最终导致波及全中国,迫使清王朝宣统皇帝退位。而法国大革命将路易十六国王送上断头台,结束了波旁王朝的腐朽统治。
三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的成果就是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法国大革命则是推翻封建王朝后建立了法国第一共和国。
相同:
1.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2.指导思想相同,都以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原则作为指导思想。
3.方式相同,都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向封建专制统治作斗争。
不同:
①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的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②发生的过程不同,法国大革命一步一步地把革命引向深入,历时五年,终于建立大资产阶级的专政,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一个满清王朝,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结果不同,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既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遭到了失败。